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图片信息
生态文明落地生根 绿色发展富民生金
时间:2021-10-20 09:3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网

“我家住在梯田之上,云海透着温暖的光,田野里放声歌唱,把你带到我的身旁……”近日,云和原创歌曲《梯田里的大碗茶》首发上线,这首歌曲不仅讲述了动人的梯田故事,更为听众展现了一幅云和人民立足绿色生态,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

生态孕育好山水,青山绿水可生金。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的云和梯田自全面启动“创5A”以来,不断迸发出富民生金的绿色发展活力。2020年,梯田景区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2916.7万元,同比增长10.8%;梯田景区周边新增农家乐民宿430余家,户均年营业额超20万元;新增餐饮服务业企业220余家,直接带动创业就业3000余人;梯田农特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景区周边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突破3万元。

其实,云和梯田的发展只是云和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2001年,云和立足山多地少、村多人少、县小而城相对较大的实际,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二十年来,云和始终把生态作为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后发优势,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定力,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渐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老路,自觉谋划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云和以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建设。

3304c150-849a-4d45-84c0-2b9b35ede52c.jpg

生态为先 守护“绿色家底”

美丽生态是云和最大优势。云和县是国家级生态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哺育着云和人民,也成为云和招商引资和县域发展的一张金名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怎样才能守住这“天生丽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云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2018年,云和县被列入首批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县,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路径,认真实施“整治一批高环境健康风险企业”等九大工程,并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度融合,为全国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云和样本”。

以数字赋能,云和构建了环境健康管理平台,让环境也能精准智控。全县建成7个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3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3个“清新空气”站,以及1个辐射环境监测站、1个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实现对大气与水环境质量的实时自动监测,并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污染源安装4套在线监测系统,在阀门铸造企业、木制玩具滚漆中心和畜禽养殖场安装70多套视频监控系统和137套企业工况监控设备,在高速公路沿线布置10个秸秆焚烧监控探头,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监控,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与分析平台动态评估环境健康风险,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

在“风险管控”上,云和更是对污染隐患一个都不放过。云和严格执行县域生态环境准入制度,并在全国率先要求Ⅲ类工业企业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时增加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篇章;取缔关停、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1099家,完成木玩行业污染专项整治,水性漆占比达到85%以上。

云和还启动了“环境健康卫士”工程,将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向企业延伸;启动“森林银行”项目,以认领树木等方式推进水源涵养林建设,形成了人人共建共享“大花园”浓厚氛围。

以好生态为底气,2019年,在第十六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大会上,云和成为中国内地首个、世界第三个正式官方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的地区。不仅如此,云和还将AQHI、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形成康养指数,在全市率先发布,并每小时更新一次。指数的发布,可让公众知晓本地区的生态要素与人体健康养生适宜程度,帮助游客合理安排旅游行程以及选择合适的康养方式,达到最佳的康养效果和旅游体验。

在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等环境治理生态组合拳下,云和的生态底色被擦得更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5%,空气质量优良率和全域断面水质保持全省前列,生态环境状况级别连续十五年为优,入选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和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a5d447d1-e5c1-4fea-9212-faebe1b456d4.jpg

创新探索 拓宽“转化”通道

“我的生态积分能贷15万元,而且免担保、低利息,‘两山银行’真心好。”日前,云和县养殖户严丽英在“两山银行”的帮助下扩建完成鸡棚和鸭棚,解了她的资金难题。而在云和,像严丽英一样受益于这家特殊“银行”的人还有不少。

为了让山更绿、水更清、乡亲们的腰包更鼓,近年来,云和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创新成立“两山银行”,成功出让全国首宗“生态地”,出台全省首个生态产品政府补偿性采购办法等,为全市乃至全国贡献“云和经验”。

2019年,云和雾溪畲族乡成立县级“两山银行”,并首创开发“两山贷”,即以60分基础分为村民个人生态信用积分,将生态保护、垃圾分类等纳入个人生态信用评价。无需任何实物抵押,优惠利率与个人生态信用积分直接挂钩。通过“正向加分、反向减分”的评判机制,鼓励村民主动保护身边的绿水青山。

截至今年8月,“两山贷”已发放329笔,共计6018.63万元,既解决了群众融资难的问题,又促进居民生态观念的正向提升。

在“两山贷”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后,云和依托“两山银行”平台,进一步把水源地保护、涵养林公益认养、生态产品销售等进行融合,延伸产业链,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变现。

好生态有好价,好环境可增值。去年7月,云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云北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标志着全国首宗通过“经济产出价值+生态环境增值”方式进行生态资产评估核算的“生态地”正式成功出让。

这块“生态地”位于云和县紧水滩镇仙牛岛,共计493.62平方米。在土地评估及确定出让起始价时,就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价值。经过31轮竞价,最终以128万元成交,溢价率137%。和以往的土地出让不一样的是,该地块获得了9.75万元生态环境增值,将专项用于该区块生态环境建设。

目前,全县已成功出让了7宗“生态地”,并建立了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库,完成增值兑换后,剩余资金将纳入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库,已累计提取了147万元的生态修复资金,用于全县的生态环境修复使用。

正值丰收时节,云和梯田所在的崇头镇,又闻喜讯——县政府采购生态产品的尾款,完成审核,即将拨付,达208.46万元。

去年4月,云和出台全省首个生态产品政府补偿性采购办法,按GEP核算结果的0.2%,向崇头镇、雾溪乡两个试点乡镇购买水源涵养、气候调解、水土保持、洪水调蓄等4项生态产品,限定用于生态修复、惠民帮扶等。

崇头镇党委书记刘锋说,此前,针对公益林、河流等的政府拨款,均被称为“补偿”,“现在县里主动向我们购买生态产品,主动权变了,保护和发展底气大不一样了。”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云和正在发展方式和路径上深入探索实践,致力变生态要素为生产要素、生态价值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

掘金山水 深耕“共富田园”

在“小县大城”战略的推进下,云和用近20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山区县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既为生态留出了修复空间,又为经济腾出了发展空间。立足好山好水好空气,云和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和资本来掘金绿水青山,让“含绿量”不断转化成为“含金量”。

过去,云和县石塘镇长汀村是个典型的空心村,村民王秀华外出“北漂”,并与北京房东陆红波结下深厚友谊。陆红波初来长汀访友,便被当地的绿水青山打动。后来,长汀村凭借“云里看海、山里玩沙”的金点子不仅有了名气更吸引了人气,陆红波不甘心仅做长汀的一位“过客”,毅然租下王秀华家老屋改建民宿,长汀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因为有了“长汀沙滩”,长汀村从80%村民外出务工的贫困村,变为80%村民返乡创业的富裕村。短短5年多时间,长汀村吸引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4500万元。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近4万元。

在云和,长汀村的美丽蝶变不是个例,有着好生态的绿水青山正在不断被激活。

崇头镇坑根村过去“养在深山无人识”,随着云和县全域5A战略的实施和梯田旅游的兴起,坑根村10余幢老房出租,建起了“云谷山房”等一大批高端民宿,全村100余间牛栏、猪舍都以统一的价格、一次性流转给了村集体,纷纷变身书店、咖啡馆、酒吧,不起眼的老宅和灰寮实现“变废为宝”。除了房子租金,村民还能打工、种菜、卖农产品,年收入实现质的增长。

赤石乡滨湖村立足“浪漫赤石”定位,改换“赛道”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玫瑰苗木基地——滨湖玫瑰园,并向低收入农户免费赠送玫瑰幼苗,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短短几个月就吸引游客2万多人次。

石塘镇小顺村作为一个浙西南革命精神的重点节点,红色资源丰富,眼下,投资2000万元的小顺军民融合体、水上巴士、绿道等正紧锣密鼓设计、施工中,推进“红绿”融合发展。

一个创意点亮一个村庄,一个规划激活一片区域。今年,聚焦水源地、地质灾害区域,做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的同时,云和提出新点子,立足“一城一湖一梯田”空间布局,分类打造滨湖、沿山、沿溪3组10个未来乡村,把“盆景”连成“风景”。

据悉,10个未来乡村已引来梯田主题酒店、嘉瑞温泉度假村、聚仙岛文旅综合体等项目,撬动社会投资近百亿元。

今天的云和,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造福百姓、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绿色已然成为云和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来源:丽水日报 文/麻萌楠 兰荣霞 图/ 吕周亮 刘丽莉 吴涛 吴济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