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部门专栏 >> 市妇联 >> 巾帼风采
吕伟红——前路“美人茭”的倾情“保鲜者”
时间:2020-12-25 09:3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综合部

初冬季节,已有些许寒意。地处前路村头、真君畈村尾的前路绿隆合作社果蔬冷库里,一个身材结实的中年女子,弓着腰,侧着身,憋着劲,立着马步,使劲地拉着那扇有数吨重的冷库大门,只听得“哗啦”一声,沉重大门开了一道口子,一股冷飕飕的寒风从里面凌厉涌出,让记者打了一个寒战——如此连续开了两扇大门,一个巨大的冷库展现在了记者眼前:灯光暗淡,寒气逼人,里面是堆放有序的前路美人茭……

开出冷库大门后,女子又自己开出了一辆装载车,把几大件茭白从冷库里提出,装到前来提货的客户车里。而后,回到略显简陋的办公室,沏上一杯热茶,向记者首次袒露了她从业茭白收储销售,如何从“女汉子”炼成“女强人”的故事——

“村里人都叫我是‘女汉子’,倒也符合我的性格,但把我自己从‘女汉子’炼成 ‘女强人’,并非我所愿,完全是情势所迫。”从来都坚强侧漏的她,忽然间眼圈发红了,一路走来,从不愿向人透露心里的委屈:“在事业发展的最关键时刻,家里的顶梁柱塌了,我老公忽然发现身患绝症,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离我而去……但老公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躺在我的怀里,对我说,你不能放弃,我要是走了,就把我安置在冷库的旁边,我要看着你把冷库建起来,这是前路茭白产业的‘定盘星’‘定心丸’!”

说到前路乡的茭白产业,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茭农们除了要承受不产茭的风险外,有时因为丰产,也会带来灾难。

“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袋70斤的上好茭白,收购价只有5元,这对广大茭农和前路茭白产业来说,是严重的威胁,我们乡党委政府和乡贤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一致的想法是建设一个上规模的冷库,以此降低风险,错开上市时间。”前路乡“老土地”式干部卢保兴说。

那么由谁出资建设呢?政府层面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让业内热心人承投才合适。这时,长期从事茭白收购转运的吕伟红夫妇主动站了出来,有意建设这样一个冷库,以缓冲前路茭白集中上岸上市带来的价格波动和市场风险。

2013年,以前路绿隆合作社名义上马的冷库项目正式启动,包括各种配套设施用房在内,其中冷库容积3000立方米,可储藏茭白500吨。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才刚刚上马建设,本来一向身体健康的应焕勇感觉肺部不适,咳嗽胸痛,一拖再拖,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去医院,一查,结果是肺癌晚期。从此,吕伟红遭遇了持续数年的把自己掰成“三头六臂”使用的生活模式。

“一边我要陪老公治病养病,一边要安排好收购和调运茭白,一边还要寻求贷款和要债,一边还要跑审批和冷库建设,一边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读书生活……”吕伟红一连说了五六个“一边”,也真够忙的。

毕竟只是夫妻创业,小本买卖,不可能花更多的钱找很多人帮忙,本着“求人不如求己”的朴素想法,吕伟红根本不去考虑什么合适男人干,什么适合女人干,原本只是“主外”在外搞销售的她,把外面的工作交托给兄弟和朋友,自己回来挑起了“内务”的所有重担,一应茭白收购、过秤、打包、装车,啥事都干。背茭白也干,装载车也开……

经过一年努力,冷库建成了,当年就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实现了前路茭白“滞销和价低时保护性收购存储”的最基本功能,淡季茭白得到了保鲜,低价茭白得到了保护,有效减低了茭白产业和茭农的风险。

“走过风雨,必有彩虹”

今年

前路茭白再一次获得喜人的大丰收

“我们冷库今年收购的茭白总支出达1000多万,产出旺季时,每天收购储藏转运外销3000到5000包,本地春茭最高收高价5.8元每斤,夏秋二茬收购价也保持在2到3元每斤,茭农效益非常好,仅我们这里的合作户,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有几十万收入的很多。”据统计,全乡茭白每亩平均达到了1.5到2万的收入。

茭农实现了丰产丰收,不种茭白的也有增收的机会。茭白产出旺季,有十多个妇女长期在冷库从事打包、清洗、剥肉等工作,一些妇女劳务收入数万元。有些身体不错,家里闲暇的老太婆,有时也爱过来帮忙,也有每天100到150元的收入。

吕伟红,这个别人眼中的女汉子,几乎是噙着眼泪表示:

“我觉得乡里乡亲就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也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当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许多农户因为和我有长期的投售收购关系,相信我们夫妻的为人,在我上马建设冷库时遇到资金紧张,他们都愿意让我赊账外销,以确保工地进程,我十分感激。如果我们的冷库能为前路的茭白产业稳定和乡亲的收入稳定起到一些作用,我就很满足了,我也可以告慰就安葬在冷库不远处天天看着我们的丈夫了。最后我要对我丈夫说一声:‘我做到了,你可以安心了’。”